关于积极预防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的建议
今年以来,由于国家经济形势下滑和经济结构调整期的影响,随着资产价格的下降和房地产市场的全面降温,从沿海、大城市的企业抛售资产现象快速蔓延至内地三四线城市,企业抛售资产的数量、种类逐步增加。由于银行突然收贷、社会高利息融资、企业间三角债等引起的中小企业老板因资金链断裂的“跑路”事件不断增加。我省部分市州,如德阳市也发生了少量机械加工企业老板、餐饮老板和房地产开发商抛售资产、资金链断裂企业间出现三角债现象,民间借贷现象快速发展,由于部分民间借贷涉及“连环担保”、“人情担保”,潜伏了较大的金融危机风险,假如危机爆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建议:
1.注重市场风险监测。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紧调查摸底了解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负债情况,对民间借贷进行深入调查统计,尽快准确评估企业资金债务风险以及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有资金异动,政府应及时监管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馈。
2.成立工作机构。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后,政府要及时成立应急处置工作机构,牵头联系债权银行和企业,共同研究处置方案;制定资金链断裂突发事件应急对策,维护百姓利益和社会稳定。
3.建立应急互助基金。根据实际,各市州建立应急互助基金,帮助企业解决临时周转和短期保障,形成有效预警救助机制。
4.加强债权银行间的互相协调。及时建立以主债权银行为组长的工作机构,通过同业信贷沟通协调,做到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协同应对、妥善处置。要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风险企业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审慎收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5.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下,实行金融体系创新,探索科学吸纳民间资本,完善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条渠道,形成较为规范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坚决查处高利贷。对参与民间借贷的群众要加强引导、法律教育,还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