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工农村夜市的建议
工农村夜市位于市区云峰山路和金江街相汇处,南北纵长约700米,原本是政府为灵活就业人员搭建的创业平台,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和服务,每逢夜市开始摆摊设点,“脏、乱、差”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群众日常生活。逢市必“脏”。夜市摊点多半是食品售贩点,主要为路边烧烤、路边干锅、路边串串,这些售卖摊铺既无正规来源,又无卫生证明,一到晚上纸渣乱飞、油污满地,周围几幢建院居民楼被包围在黑烟之中。逢市必“乱”。为了晚上有个好位置,摊贩从下午就开始铺摊占位,随意占用停车道、小区安全通道、街沿盲道,有的甚至占用主车道,夜市一开,车马不通,人员乱行,过往车辆的驾驶员望街兴叹,该地段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逢市必“差”。根据两所职院和工农村派出所相关数据,夜市摊贩之间、摊贩与食客之间、食客之间的纠纷案件不断增长,斗殴事件频发,还有暗娼在此招揽生意,部分学生沦为消费顾客。
工农村夜市不规范,严重影响本地区周边环境和群众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创卫整顿活动结束之后,摊贩摆摊占道数呈报复性增长,问题和隐患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建议:
1.召开专题会议。工商、城管、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工农村街道办联合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夜市相关管理单位和对应职权范围。
2.开展专项整治。结合“五城联创”,由相关管理单位组成综合执法治理队伍,对工农村夜市“脏、乱、差”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巩固和夯实我市创“国卫”成果。
3.出台管理办法。在进行广泛摸底和征求市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市州先进经验,出台《德阳市夜市管理实施细则》,以治理工农村夜市为抓手,以点带面,规范夜市。
4.加大监管力度。把夜市监管工作纳入区部门、街道办、社区的年度考核,通报监管不力的单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