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虚假健康讲座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保健意识的加强,希望通过增长健康知识,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大行其道,打着健康讲座的幌子,引诱老年人购买其产品,诈骗老年人钱财,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健康权益,同时也给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隐患。
虚假健康讲座的主要特点为“三强、两高”:针对性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爱占“小便宜”等特点,施以小恩小惠,通过免费发放纪念品、购物送物、免费品尝、抽奖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引诱老年人上当;隐蔽性强,讲座时间多在年轻人的休息时间(清晨)或正常工作时间(儿女无法陪同参与),活动地点十分隐蔽,多在宾馆、饭店、城乡结合部、地下室等地,且变换频繁,事后追查起来比较困难;欺骗性强。讲座方式极具欺骗性,以普及宣传健康知识为由头,以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等病症为例证,时常买通一些人冒充患者“现身说法”,鼓吹保健品作用,鼓动老年人“心甘情愿”购买产品;组织程度高,不法份子多以家庭为单位,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以老乡、同学、朋友为核心,分工明确,手段狡猾,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危害程度高,不法份子能在短期内聚集数百老人,在宣传产品的同时,鼓动老人生病不吃药、不就医,老人“财产自由”、“财政独立”,与子女、爱人划清界限,影响家庭和睦,更有甚者借机大肆评论时政,对党政工作横加指责,蛊惑人心,影响社会安宁。
此类虚假健康讲座主要目的是欺骗老年人钱财,贻误老人病情,影响社会稳定,亟待引起监管部门重视,为此,我们建议:
1.加大健康知识宣讲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适应形势需要,顺应老年人的健康期盼,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社区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回应老年人健康关切,发出健康知识的权威声音。同时,加强对药品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药品管理、销售的认识,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学会甄别药品与保健品、合格产品与“三无产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3.加大监管查处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虚假食品药品的监管、查处、曝光力度,增强老年人对虚假食品药品的识别能力;加强公共场馆、酒店、宾馆、仓库等场馆租用的监管,对提供场所给不法营销商行骗的单位追究连带责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非正常人口聚集的摸底排查、追踪监管力度,实时动态监管,防止不法分子非法聚集。
3.构建全方位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举报,对举报可疑地点、可疑人员开展“保健讲座”、“义诊”的一经查实给予奖励;加大对老年人关爱力度,建立完善老年人生活、健康档案,形成定期走访机制,及时了解掌握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健身、活动、娱乐休闲提供必要的场所,形成全社会关心老人、爱护老人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防治不法分子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