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居民生活小区纳入城市社区管理系统的建议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以下简称“二重”)居民生活小区地处德阳市旌阳区城南片区,现有居民14000余户,分别居住在平安、岷山、泰安、珠江、怡安、连山街、吉安和和安8个生活小区,并成立了相对应的6个家委会(吉安和和安两个小区因由二重万安购买土地所建,房屋向社会销售,主要以非二重籍居民为主,目前没有成立家委会),共有人口约6万余人(其中包括3500名中共党员,主要由二重在岗、退休和外来户组成),其中非二重籍的居民约占40%。为做好居民生活小区管理工作,二重于2000年成立“德阳重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设退休职工管理科、街道管理科、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综合管理科等,主要负责退休职工管理、居民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管理、残疾人管理、关心下一代、爱国卫生、市容市貌监管、民政事务和党建等工作。而居民生活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则由6个家委会,以及30余名二重退休职工组成的管理人员具体负责。
目前,二重居民生活小区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二重居民生活小区各家委会,由于没有与街道办事处等基层行政管理挂钩,居民社保养老、医疗保险、综合治理等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反映在管理体制上没有与德阳社区化管理形成有效融合,导致政府公共服务难覆盖、惠民政策难落实。具体表现在政府对社区管理的有关会议没有通知参加,相关政策文件没有下达、小区综合管理服务不到位等。二是二重六个家委会的办公用房较简陋,均不足50平方米,远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基本要求,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三是30余名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多数是老太太),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在处理应急事件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四是由于效益不好,二重对各家委会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投入不足,家委会管理人员每月仅有600元补贴。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二重六个家委会在基本达到城市社区标准后,成熟一个移交一个”的原则,市民政局也制定了二重居民生活小区改制方案。但由于这六个家委会在规划建设上先天不足,办公用房不达标,二重又无力对其进行硬件设施改造,所以至今体制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转变。
为此,我们建议,在明确政府对社区管理主体的前提条件下,与二重协商制定一个管理体制转变的过渡期,即在2—3年内,分阶段逐步将社区的整个管理职能移交辖区内街道办事处。在过渡期要逐步实现对社区管理人员、办公场地与设备、管理等功能的完善,真正实现城市社区统筹管理的全面覆盖。具体措施如下:
1.改造家委会基础设施。在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二重与相关街道办事处共同协商对二重家委会现有办公场所进行改(扩)建,按照社区建设标准,完善家委会相关服务标识、制度、办事指南、公开栏等。适当增添办公用品,保证正常办公需求,为转制打下坚实基础。
2.优化家委会工作人员结构。相关街道办事处对二重家委会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出人员配备和分流方案。按照旌阳区一类社区标准配备7名“两委”成员,参照省、市、区村(居)干部任职条件的要求,优化社区管理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并对新任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
3.实现家委会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全覆盖。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居民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工作,建立起辖区居民台账。完善辖区内的低保户、残疾人、优抚对象、重点人口等特殊群体台账。把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纳入管理服务范围,消除家委会辖区内管理服务盲区,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凡属二重家委会辖区内的居民(包括非二重集团职工或家属)的各项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由新改制社区管理机构负责。
4.及时移交,合理布局。在基本达到社区居委会建设标准要求后,以成熟一个移交一个的原则,及时移交给旌阳区政府,成立社区居委会,由城南街道办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和安、吉安小区、惠安东(西)园不符合单独成立社区的条件,按照纳入临近社区管理的原则,和安小区纳入泰安家委会;吉安小区纳入怡安家委会;惠安东(西)园纳入工农街道办雅河社区;原二重技工校家属区有4栋住房约200户,纳入工农街道办旌江社区,实现无缝隙的社会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