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国民革命军122师抗日英烈纪念碑”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5-03-17 点击数量: 作者:民革德阳市委 来源: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化敌为友,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以此为核心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侮,浴血奋战八年之久,两党战死沙场的将级军官如赵登禹、佟麟阁、左权、张自忠、戴安澜、王铭章等不下百名之多,军民死伤3500余万人八年抗战,四川出兵最多,牺牲最重。当时,平均每十五、六个川人中,就有一人在前线作战,川军伤亡人数是全国总伤亡的五分之一。

今日德阳的文庙广场是反映德阳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一张城市名片。但很少有人知道,78年前抗战全面爆发时,1937年9月6日,川军22集团军122师王铭章部,在此举行过盛大的出征誓师大会。这里曾经回荡着上万川军将士们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呐喊声,回荡着王铭章将军出征誓言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很多德阳籍将士,把满腔热血抛洒到抗日战场上,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据德阳市旌阳区军事志记载,122师出川后随即开赴晋东作战,先后增援娘子关守军,参加太原会战,到11月中旬前后共作战一月,部队伤亡过半。1938年3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战役之一—滕县保卫战中,第122师数千官兵以他们的血肉之躯和简陋的武器抵抗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坚持了四天半,最后大部阵亡,122师师长王铭章、师参谋长赵渭滨、第124师参谋长邹慕陶以身殉国。滕县之战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1938年3月下旬,王铭章将军殉国的消息从抗日前线传到德阳、什邡、绵竹后,三县人民为之痛惜,德阳在文庙广场,什邡在县府广场为王铭章和其他阵亡川籍将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国民政府于5月29日在武汉为其举行了公祭仪式。

    德阳文庙广场作为川军122师出川抗日誓师地和王铭章将军及其他阵亡川籍将士追悼大会举办地,在德阳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川军抗日的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正能量,将文庙广场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和挖掘德阳历史文化,增加旅游景点和内涵,我们建议在文庙广场建立“国民革命军122师抗日英烈纪念碑”暨出征誓师纪念地旧址,镌刻川军122师抗日将士的英名和他们的英雄事迹,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永世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