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的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餐饮业所引发的油烟污染已成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据调查,餐饮油烟的成分复杂,研究分析,在烹调油烟中检测到的成分至少有200多种,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至少有数十种危害人体的健康。油烟的粒径一般在0.010-10微米之间,排放进入空气后可长时间悬浮,遇见其他物质很容易反应生成PM2.。造成餐饮业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餐饮业审批管理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规定,餐饮业必须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之前到环保部门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设备,在其油烟排放达标后方可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由于餐饮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造成绝大多数餐饮单位在未履行环保审批的情况下得以营业,导致餐饮业污染无法从“源头”上控制,执法工作难度加大。二是职能部门管理未到位。餐饮业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城管、工商、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等职能部门,但长期以来,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及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同时,又未真正落实“谁审批、谁负责”和“谁许可、谁监督”的管理责任。三是缺乏餐饮服务业的专项布局规划。由于缺乏餐饮业建设的指导性规划,餐饮业多选址在居民密集区,使临街两侧出现“上宅下店”的现象,由于在开发建设时并没有预先考虑餐饮功能,没有设置专用排烟通道,即使整改,其污染防治也是治标不治本。四是餐饮业主环保意识淡薄。很多餐饮业主认为持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证件就可合法经营了,根本没想到还要环评审批,更没有想到要承担环境污染防治的社会责任。
为此,我们建议:
1.尽快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由政府委派牵头单位,做好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环保等职能部门在办理餐饮服务业项目时的共同会审工作。
2.城管、工商、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等职能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
3.大力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突出宣传餐饮服务行业污染防治的意义和责任要求,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