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德阳市民吃上本地廉价药的建议
我市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药品招标” 的机制缺陷让市民难以吃上廉价药,加重了患者和医保负担,为看病贵问题火上浇油。目前,药品实行打捆招标,不常用贵药可在价格上做低点,而常用药价格几倍于本地企业生产的药物价格。如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现在零售一般都是外地企业生产,价格10元以上,而本地企业生产的售价2.5元;心血管的基础药“丹参片”等也远远高出本地企业出售价。我市在招标中放弃了本地企业的廉价药,而本地企业生产的药品却在外地以价廉物美取胜。这既不利于我市市民吃上放心药、低价药,又不利于本地药品企业的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调研,采取措施,对部分常用药实行单独招标,并由政府牵头制定廉价药目录,出台有关政策,强化监督检查,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廉价药生产,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廉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