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我省核电企业联合会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核电产能占据全国行业市场分额已达60%以上,拥有核电资质的各类性质企业近20家,为其配套的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数十万。从核动力研究,到电站施工;从核燃料提供,到核反应堆建设;从硬件材质把关,到机组运行监控,我省企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技术领先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德阳的央企“三大厂”(二重、东电、东汽)以及“成德绵工业走廊”带的800多家配套型民营企业,近年来承接全球核电工程业务量已超过1/3。伴随着国家清洁能源、核电产业的发展,我省该行业的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单打独斗,信息不通,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是我省核电产业发展的软肋。仅以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例,政府部门,包括地方经信委、发改委均没有完整统计。业内人士反映,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独家参与相关工程投标,超过自己能力的,都只有放弃;其次,行业发展的联合技术攻关,比如取代目前的装备材质技术公关,存在空白,阻碍了行业的科学发展;企业内部管理(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第三方风险监控)和硬件投入(普通镗床、铣床等公共设备购买),极大增加企业成本,导致企业发展慢,发展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说明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1.组建我省建立核电企业联合会。省政府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为契机,责成四川省工商联(总商会)牵头,省发改委、经信委、工商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组成四川省核电企业联合会筹备领导小组(“联合会”建立后,领导小组即自行解散)。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广泛征求业内各类经济性质企业的意见后,按照社会组织的“四自原则”(自选领导、自筹经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我省核电企业联合会。 2.政府授权发展、引导、监管、服务职责。通过政府授权“联合会”工商注册、代表人士(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物色推荐、表彰奖励等初审(鉴定)权;购买其行业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对外招商引资等工作服务;制订行业发展激励机制,比如按年度行业经济、科技发展指标(税金、从业人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市场占有率)增量,给予其奖励,以此激发“联合会”发挥“内行管内行”、“内行服务内行”的优势;激发其引导成员企业依法经营,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我省核电产业发展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