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青少年法制基地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5-06-25 点击数量: 作者:民盟德阳市委肖敏 来源: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从80年至今,我国先后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各中小学也多次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展览、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组织法制知识讲座、法制知识大奖赛、强化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等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但青少年在学法过程中缺少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社会场所和法律知识集中教育场所,造成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脱节的现象。建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将进一步整合青少年法制宣传资源,进一步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是青少年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为此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列入法治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创建经费,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督促检查,务实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2.加强沟通协调。各部门主动与法制办、司法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协调、配合,及时与乡镇、创建单位协商解决活动场所、创建经费、落实人员、梳理关系、明确职责,为广大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加强资源整合。依托现有的各类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社会公共场所和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法庭等,对无法治文化基础的嵌入法治内容,对有一定基础的进行改造升级,不断优化资源,发挥整体效能,努力做到投入少、见效快。

4.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内容,贴近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突出保持青少年权益的法律学习,培养青少年维权意识,吸引青少年学法兴趣,不断提高学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