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德阳市中职招生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德阳市着力打造西部职教基地和国家级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招生工作机制不健全、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仍影响着德阳市教育公平,各学校为争夺生源,上演招生大剧,引发各种乱象和社会问题。
招生乱象:一是各县级政府实行地方生源封锁的行政措施,操控生源,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宣布禁止向县外中职学校提供宣传机会,禁止县外中职学校进入该县境内招生宣传。二是中职招生组织宣传费用年年攀升,有些学校招一名中职学生涨到3000元以上,学生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三是非县级中职学校和非社会力量办学学校,即省(部)属公办学校,招生难,步履维艰。
社会问题:一是学生自由选择教育和学校的权力被剥夺。二是中职招生费用越来越高,教育质量无法保障。三是省(部)属公办学校生源短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闲置。四是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严重。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各级部门要用开放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从全局认识职业教育重要性,服从德阳市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大局,充分利用市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2.打破招生壁垒。成立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中职教育领导小组,严格贯彻执行四川省中职招生有关规定,不歧视、不封锁、不操控,取缔各县(市、区)地方招生保护政策壁垒,有组织,讲秩序地进行招生工作,保护广大学生和全体中职学校合法权益。
3.制订实施细则。普查德阳辖区内中职教育资源,核定各中职学校合理办学规模,参照高考招生办法或四川省9+3中职免费招生办法,统一招生计划、专业、宣传、程序及录取,让中职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4.设置督查机构。由市纪委牵头,各学校、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按照招生实施细则,进行全程全面全员督查,接受和处理相关投诉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全市中职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进行,确保德阳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