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架起连心桥 安居证上暖民心
“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悬了十年的心终于落地了!”2025年盛夏,香江国际安置房小区房产证办理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江县凯江镇香江国际安置房小区居民王女士紧紧攥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张红本本,不仅是房屋合法权属的证明,也是凯江镇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破解安置房办证难题的生动见证。
安居不“安权”,群众急难愁盼摆上台面。凯江镇作为中江县城中镇,近年来因城市扩容、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先后建成10余个安置房小区。然而,由于建设周期长、政策调整快、历史遗留问题多,这些小区交房后迟迟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成为群众心头的“老大难”。2024年以来,凯江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依托县政协“有事来协商”机制,以协商民主为纽带,联动多方力量啃下历史遗留“硬骨头”,让香江国际安置房小区200余户安置群众圆了“安居梦”。
一、调研摸实情:群策共梳症结“明细账”。
产权证缘何“卡壳”?办证难的症结到底在何处?群众诉求关键在哪里?协商从何入手?下派凯江镇的县政协委员牵头带领镇相关股室干部、社区干部,邀请镇人大代表、有意愿的居民代表等组成调研小组,通过相关部门座谈、小区入户走访、院坝座谈等方式充分调研。收集症结问题6条和小区200余户群众的具体诉求46项,梳理形成《安置房办证问题清单》,明确10余项核心问题及诉求。同时,邀请县政协委员、镇法律顾问参与,对问题进行法理分析,确保协商议题精准聚焦。
二、协商聚合力:多方共绘解困“路线图”。
协商议事会上,下派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开发商代表和其他议事会成员对安置房办证存在的的疑虑和困难充分发表了意见,相关部门与会者围绕问题一一解答。
“我们小区交房10年,消防设施没验收、绿化也没达标,开发商说没钱整改,住建局说不达标不能验收,这僵局啥时候能破?”协商会刚开场,香江国际小区居民刘先生站起来,语气急切。
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回复:“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竣工验收必须满足‘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工程质量合格、配套设施到位’等条件。目前卡在消防设施不全、停车位未达标等问题。这些都是法定硬性要求,缺一项都不能通过。”
“问题我们知道,但开发商没钱整改咋办?”群众代表追问。
“不能让开发商的问题困住老百姓!”县政协委员发表建议,“建议区分问题性质:属于开发商责任的,必须明确整改时限和资金来源;涉及历史遗留的政策衔接问题,政府可不可以适当统筹支持。比如消防设施,是不是可以先完成核心区域验收,边整改边推进?”
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先后召开此类专题协商会3次、小范围座谈会5次,形成“问题共诊—方案共商—责任共担”的协商闭环。在一场场直面问题的对话中,解困路线图在你言我语中逐渐清晰。
三、实干见成效:从“纸上协商”到“证上民心”
协商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凯江镇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安置房办证攻坚行动方案》,打出“破梗阻、优流程、强保障”组合拳。专班攻坚“破梗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办证专班,抽调3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针对10余项问题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督促开发商3个月内完成配套设施整改。流程再造“优服务”。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模式,设立安置房办证专口,群众只需提交一次材料,由专口工作人员协调各部门流转办理。跟踪问效“强保障”。镇纪委成立督查组,对部门履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政协委员定期开展“回头看”,通过现场核查等方式,确保协商成果落地。截至2025年7月,凯江镇香江国际安置房小区已完成住房281套,27103.45㎡的分户登记、审报、办证、发证工作,剩余36套,3392.14㎡住房的办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群众满意度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