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亭江沿岸(什邡、绵竹段)环境污染联合治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5-04-02 点击数量: 作者:市社科联 来源:

石亭江沿岸(什邡、绵竹段)环境污染问题,是什邡、绵竹两市环境问题集中且突出的地区,在两地环境治理中缺乏实际有效的协作,污染治理陷入了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跨区域污染治理问题成为两地治污的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加大两地深层次合作的难度导致什邡、绵竹两地之间分工而不合作增加了两地联合治理的困难二是两地缺乏统一的环境治理规划缺乏实质且具体的整体规划,什邡、绵竹在污染治理上往往是各行其是地区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三是两地间缺乏正式、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缺乏上下联动组织机构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两地环保部门之间无法达成正式的信息交流渠道。

为此,我们建议

1建立环境管理决策的合作机制是完善环境合作治理联席会议。什邡、绵竹双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可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处理石亭江沿岸区域环保协调与合作,协调解决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是做好什邡、绵竹两地间环境规划的衔接。什邡、绵竹两地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在新上项目审批和环保治理规划上的衔接联合编制石亭江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2建立环境管理执法的合作机制一是建立环境联合监测制度。由什邡、绵竹两地环保部门共同制定水质或大气监测方案,重点加强石亭江区域的水质联合监测及区域空气监测。二是建立流域联合监察制度。什邡、绵竹两地建立联合执法小组开展区域重点污染企业排查处置跨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等。两地可采取交叉督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环境敏感地带或相邻方污染企业,依法共同进行检查,同时根据群众举报进行检查。

3建立环境合作治理的信息系统一是建立石亭江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有互联网、政府网络资源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石亭江环境信息应用系统和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便于灵活使用、快捷查询为环境管理提供较为丰富的数据支撑。二是健全环境信息通报制度。什邡、绵竹两地可将日常监测和环境管理中掌握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定期(如每季、每月)或不定期地相互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