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筑牢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防线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4-11-10 点击数量: 作者:刘春 来源: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诸如溺亡、中毒、伤害、奸杀、性侵等,一系列本不属于纯真孩子的词汇,却频频出现在他们身上,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由此看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为了不让身边的孩子发生同样的悲剧,有效遏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我们建议:

1.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将教育与防范紧密结合,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安全教育等其他学科的教育之中,并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自救”课程纳入第二课堂学习计划,积极构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安全成长的保护网。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巡回讲座”、建立“雷锋书屋”、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设置应急救助专题书架、组织各种趣味性竞赛游戏活动和安全演练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留守儿童的防范意识,增强自救自护、应急避险的能力。

2.增强父母的监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人社部门在对农村青壮年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应加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特别是对家长及其他监护人进行培训,增强家长的监护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家长与孩子更好地心理沟通,提高孩子自我防范能力。

3.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的法制意识。围绕依法治国重大部署,通过创建“法治示范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法制宣传栏、广播、电视等渠道,切实抓好乡镇、村的法制宣传工作,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做到群策群防,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预防和打击侵害留守儿童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4.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尤其要重视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