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有事来协商”试点见成效
“要不是区政协帮忙,村上的路修不到家门口,出门还是只有走泥巴路,现在拉东西也方便多了。”近日,说起家门口这条硬化水泥路,罗江区白马关镇凤雏村2组村民李生琼仍难掩喜悦。
这只是罗江区政协以“有事来协商”为抓手,助力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在两年的“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中,罗江区政协始终坚持把选题作为提高协商实效的第一关,以精准选题推动协以成事,提升协商质效。
罗江大学城片区与城区只有一条滨河路连接,因下穿成绵高速,通道狭窄,群众步行进城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推动解决该问题,罗江区政协主动与校方及住建、城管、万安镇、有关社区等多方沟通,于2021年2月开展了“大学城进城人行通道建设方案”专题协商,达成了修建无障碍人行绿道的共识,并于当年10月建成,受到群众称赞。
罗江区白马关镇凤雏村2-5组属白马关景区核心区域,因多年无基础设施项目,组与组之间的主要道路均为土路,入户路状况更差。罗江区政协通过组织开展“白马关镇凤雏村‘以工代赈’入户道路建设”协商,就项目资金缺口的筹集方案、村民参与项目施工和质量监督的方式和要求达成共识,修成了1000米入户水泥路,当地村民还从项目实施中获得近8万元的务工收入,让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看到了“有事来协商”平台的价值,激发了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
近年来,罗江区政协以开展“有事来协商”试点为抓手,开展“小微协商”15场次,推动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具体问题,架起了一座与群众密切联系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