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通航差异化分类精准化监管服务的新模式体系助推通航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11-10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广汉市政协

钟勉

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坚持分级分类的基本原则,即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设计,根据监管对象风险、信用等级和行业特点,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22年民航局制定运输航空公司差异化精准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积极推动差异化精准监管要求,即根据监管实际,合理调配准确投放监管资源,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实现监管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加快建立通航高质量发展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数据发布制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层级、全口径收集信息,动态监测,有效支撑政策制定、行业监管的要求。

二、现状

随着我国通航业的蓬勃发展,其运营规模和运行范围不断增大,监管难度也逐渐增大,各类监管人员紧缺、资源和服务分配不均等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航空安全需求与行业监管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行业监管服务的差异化与精准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航空安全监管的效果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航是国防安全、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调度平台,提升对重大公共航空风险的识别、研判及处理能力亟需对航空安全监管体制进行升级优化,完善军民航空联合运行机制,实施航空监管差异化分类精化管理,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提升通航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是推动通航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能监管服务需求后疫情时代,国内消费需求激增,国际局势日趋复杂,随着通航蓬勃发展,机场、航线、空域等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前监管服务能力与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监管人员资源已无法满足当前通航领域的高效能监管发展需求,迫切需要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技术的创新,以提高监管服务效能

三是保障通航运行安全的监管服务体系新模式发展需求。当前的航空安全监管运行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判断标准”为主的经验监管服务模式,仍然避免不了人为因素主导的影响,因此,亟需在多年飞行大数据、管理经验和设施升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建监管服务体系新模式,对通航监管模式进行再优化,针对不同地区需求与构架实现差异化管理,加快推进监察模式的转型工作需求,结合现代化手段实现精准化监管服务,促进安全监管服务效率效能提升。

三、建议

为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规模和结构的新变化,基于通航安全运行和高效能监管服务发展需求,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视频监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监管服务体系新模式,提供通航监督管理模式新思路,降低通航监管人为因素安全风险,提高通航监管资源及服务分配效率,助推通航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通航智慧监管平台数据库,构建差异化精准化分析与监管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对机场信息飞机航线航向等信息进行记录与归类,基于通航基本信息构建高效开放共享的智慧监管数据库,实现对监管资源及服务分配的合理改善,保障系统性差异化精准化分析与监管服务模式的形成

二是搭建通航运行态势的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航空运行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开发通航航线运行态势查询显示系统,充分结合“5G”技术实现数据库与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的连接,实现飞机飞行航迹等信息实时监管构建透明化、可记录、可审计、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航空运行安全监管服务体系

三是构建通航风险监控管理预警体系,提升通航作业场地现场状况智能监管服务的效能利用经验判断+人工智能的方式推进智能化监管服务数字化分析平台的搭建,构建风险监控管理预警体系,推动降低通航作业场地现场状况监管分析成本与人为失误风险,提升通航安全防范能力和监管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