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四字真言深化作风纪律建设
作风纪律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市残联高度重视,着力从“责”“准”“能”“实”四个字上下功夫,确保纪律作风建设取得实效,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字当头,凝心聚力齐推进。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理事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中心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市残联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市残联《深化作风纪律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负责同志、部(室)、中心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准”字托底,全面查弱促提升。聚焦5个方面纠治重点和10个重点解决问题,通过对外公开电话、邮箱广泛征求意见,对内自查自纠、谈心谈话等方式查找问题。围绕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市残联主要负责人带头到各区(市、县)走访,帮助基层残联厘清工作思路、现场共商问题解决办法,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情况,收集问题反映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入户调研走访持证残疾人和疑似残疾人,精准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和合理需求,针对独居残疾老人、残疾妇女、残疾儿童青少年生活、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能”字入手,帮带引领强队伍。针对青年干部“能力恐慌”问题,通过县级干部结对青年干部,建立“月交心、季度分享、年终总结”的个人成长模式,搭建理论测试、工作比武、知识竞赛、主题沙龙等平台,营造青年干部比学赶超、快速成长氛围。开展“学身边典型、创一流业绩”活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建设“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实”字为要,主动服务解民忧。对收集到的民忧事项进行梳理研判,精心制定解决方案,结合“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一人一策”的兜底保障和康复、就业创业、文化体育等服务。同时,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明确具体任务、完成节点和责任主体。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开展残疾评定、假肢适配、送岗位、送康复等上门服务,变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为“最畅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