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履职尽责 建言资政共谋发展 ——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召开界别联组讨论会议

发布时间: 2021-02-08 点击数量: 作者:刘永刚 来源:

 

25日下午,政协第八届德阳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界别委员联组讨论会。市委书记靳磊出席讨论会并作讲话。市政协主席张万平、市委副书记、罗江区委书记刘会英、市政协党组书记何明俊参加联组讨论。

会上,来自经济、教育、医卫以及民进、九三学社等界别的13名委员代表先后发言,分别围绕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促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良性运行、推动落实小微企业减费降负、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急诊急救队伍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

来自民进德阳市委的刘锵委员提出了市区联动布局白马关下好罗江融入德阳主城区先手棋的建议,他提出,将白马关纳入德阳城区规划,将白马关景区管委会纳入天府生态智谷产业园区管委会协同管理,在白马关布局市级农文体旅产业园,在白马关规划修建农业人口市民化聚集区和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区。

针对我市各级公立医院急诊急救队伍建设和急诊科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来自医卫界的市政协委员李效全建议,建立健全急诊急救费用报销机制,将急诊急救费用和急诊留观费用等非商业保险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建立全市统一的结算机制。

来自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袁秀丽建议加快德阳通航产业发展,积极向省上争取将德阳纳入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范围,打通川北低空自主目视飞行通道,将低空飞行网络延伸至川北地区。

靳磊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政协委员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系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各位委员对大局大势的准确把握,对国情省情和市情的深入了解,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展现了很高的参政议政水平、服务中心意识和心系德阳发展的情怀担当。

靳磊强调,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和《纲要(草案)》既定目标,最重要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德阳新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一是要在发展高质量上展现德阳作为。围绕构建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数字经济,持续增强产业支撑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持续增强创新带动力;把成德同城化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坚定不移全面融入成都极核,加快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希望广大企业家专注、专业、创新、实干,把各项政策措施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德阳,实现更好发展。二是要围绕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转型有机统一起来,努力让绿水青山常在。一手抓公园城市建设,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让美丽城乡常在。深入实施幸福德阳建设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增福祉,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成一项项“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努力让幸福美满常在。三是要在治理高效能上探索德阳路径。扎实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走好善治之路。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互通、评议、测评四大专项行动,深化商事制度、行政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等领域改革,着力打造投资首选之地。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着力建设平安之城。

靳磊指出,人民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渠道畅通的优势,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围绕“发展高质量、生活高品质、治理高效能”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围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经常性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做好政策宣传、释疑解惑等工作,引导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参与到全市中心工作上来,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吴成钢,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何雨,市政协副主席陈若愚,市政协副主席、秘书长尹艳参加联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