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力量 助推蓝图变实景 ——眉山市政协突出工作重点,持续用力推进“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2024-04-25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

“综合楼主体幕墙施工已经圆满完成,室内外装修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8月可竣工运营。”近日,眉山市政协调研组在该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现场调研时,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眉山市政协聚焦中心工作,广泛凝聚委员智慧,找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入点,将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制造强市”作为推动“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坚持以实招求实效、以实干求实效,围绕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从提出建立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到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再到助推中试项目入驻,持续三年用心、用力做好这件大事,只为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突破关键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破解创新不足和人才不够的难题,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献良策共建“制造强市”

眉山市委提出“制造强市”首位战略,聚焦“1+3”现代工业体系,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通威太阳能、万华化学、杉杉科技等一大批企业落户眉山,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市有新能源新材料规上企业244家,2023年总产值达909亿元,在全市工业中比重达50.2%。

“全市政协各级组织要肩负助推‘1+3’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更好建言资政,多下深水寻计问策,多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市政协主席黄剑东在专题协商议政会上要求。

为推动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深入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科研平台、高校等,针对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建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入驻,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科技项目的中试及成果产业化”“结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共同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市政协副主席向东向市委、市政府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6.4亿元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为充分发挥政协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成立由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推进组负责项目建设。

市政协还相继提出《关于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加快推进制造强市的建议》《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1+3”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制造强市的建议》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加快落地建设。

重实干共抓项目建设

在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现场推进会上,市委书记胡元坤强调:“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聚焦眉山‘1+3’现代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助推‘制造强市’发展的有力举措。各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同心协力,强化建设要素保障,推进项目高标准建设。”

为确保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如期竣工投运,市政协分管领导及经科委坚持“日调度、周调研、月座谈”,组织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15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面临用地、审批、资金等问题。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综合楼主体、配套用房、地坪施工已完工,道路工程已经成型,正在进行主体装修及罐区、管廊基础施工。

出实招共引科研团队

融合创新中心作为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基地、中试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落地建设仅是走出了第一步。只有建立科学的中试管理办法、完善的政策保障等制度机制,才能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及项目入驻。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引进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依托其高水平科技专家及技术成果,联合眉山市相关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组建科研团队,争创国家级中试研发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向东表示,截至目前,已初步引入两个院士团队及5个高能级中试项目,力争5年内引进高端人才10人和创新团队5个,落地中试项目1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值15亿元以上。

为保障科研项目、中试项目顺利开展,委员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陈长生委员提出“要借鉴上海市、江苏省等地做法,结合眉山实际,尽快研究出台能源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其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更多企业在眉开展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张虹委员提出“设立科创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助推‘制造强市’战略,解决科创项目融资难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两位委员的建议均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会后,市委、市政府还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最终,委员建议促成有关办法和若干政策出台、制订,促进中试项目落地和在眉转化。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助推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仅是眉山市政协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接下来,市政协将继续把“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与“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抓手,广泛凝心聚力、狠抓重点任务、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建言资政更加有效、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凝聚共识更加有为,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汇聚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来源:四川政协报)